2025年9月25日下午,陶瓷学院顺利举办2025年校级人工智能教改专项研究成果校内推广会。会上,董翎老师与贾占伟老师分别就各自牵头负责的人工智能教改专项研究项目,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现场汇报。

在汇报环节,董翎老师介绍的“人工智能在美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项目,自2025年4月启动以来,便精准聚焦传统美术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时空局限突出、教学设计过度依赖经验、评价方式单一固化等核心痛点,迅速组建专项研究团队开展攻关工作。历经半年的系统研发与教学实践,该项目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在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积极联合技术企业,充分依托学校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与虚拟仿真实验室的资源优势,创新运用 VR 虚拟实验室与AR移动端教学辅助工具,有效助力学生提升美术学专业实践能力。同时,团队精心组建了由院校导师、实习单位教师、美术教育专家共同构成的多元评价团队,将各方反馈全面纳入教学评估体系,着重关注学生跨学科美育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深度融合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地方文化资源,实现教学实践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此次成果展示,不仅是艺术设计学院深入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成果体现,更是学校积极落实“AI+实践教学”战略的生动实践案例。

随后,贾占伟老师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高校音乐通识课改革与实践》项目展开汇报。该项目以人工智能技术与高校音乐通识教育的深度融合为核心方向,重点探索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拓展教学资源边界、优化教学全流程,进而增强音乐通识课程的吸引力与教学实效,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切实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创新能力。项目负责人马方方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案例,详细讲解了“即梦”“Suno” 等智能作曲工具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场景与显著成效,为现场参会教师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实践思路与教学经验。
此次校级人工智能教改专项研究成果校内推广会的成功举办,不仅集中展现了我校教师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领域的扎实探索与突出成效,更为全校范围内跨学科、跨院系的教改经验交流搭建了高效的互动平台。两位老师的成果分享,既彰显了我校在人工智能教改领域的深入研究与丰硕成果,也为后续各专业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相信此次推广会的召开,必将有效激发全院乃至全校各院系投身人工智能教改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推动更多优质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教学效能,为我校构建高质量、智能化的教育教学体系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