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下午,陶瓷学院于2306教室举办了以《钧窑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现状》为题的中原陶瓷大讲堂,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孙新民教授受邀作为本次讲座的主讲人,陶瓷学院教师宋梦雨担任此次讲座的主持人,陶瓷学院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并认真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上,孙教授从宋代瓷业生产概说、钧窑陈列类瓷器、钧窑生活类瓷器以及钧釉瓷器的器型与装饰这四个方面进行讲解。首先,孙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宋代瓷业的发展成就和宋代的六大瓷窑体系,以及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让同学们跟随着宋代瓷窑体系发展的脚步了解宋代瓷窑的独特魅力。
接着,孙教授归纳了官钧瓷器的四大特征:一是窑变釉,钧窑器物表面施滋润肥厚的分相窑变釉,釉色千变万化;二是紫灰胎,钧窑胎质细腻,大多为满釉支烧,底足刷有酱色护胎釉;三是蚯蚓走泥纹,钧窑釉质肥厚,常常在釉面上出现不规则的流线,酷似蚯蚓在泥中爬过一样的纹路;四是刻有数字编号,钧窑在不少陈设类器物底部刻有从一到十的阿拉伯数字,用以表示器物的尺寸大小。
随后,孙新民教授通过图片、文献等材料向同学们展示了钧瓷瓷器的烧造工艺以及装饰,此外,孙教授对官钧瓷器的遗址以及生产钧窑的六大窑口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使同学们受益颇丰。孙教授用丰富的实物例证深入浅出地诠释了闻名中外的钧瓷之美及钧窑的演变与发展,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介绍了钧瓷的欣赏价值与使用价值。
最后,孙教授与在场的老师、同学们积极互动,耐心解答了老师及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就钧瓷的学习与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使师生们获益良多。
通过孙教授的讲解,同学们对钧窑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现状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感受到了钧窑的深厚底蕴与无穷魅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